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,单就通往书店的路就不知有多少条。而我所说的通往书店的路,单单指的是我当兵时通往书店的路,那时我们部队营房就在河南许昌市榆林乡所在地,离许昌市新华书店刚好20公里。这段“通往书店的路”,我不知走过了多少次,一路传递着书香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刚下连队时,我随给养员到许昌市买菜,当得知给养员是山东老乡时,买好了菜我便向他老近乎:“邱班长,麻烦你们稍等一下,我想到新华书店买几本书。”姓邱的给养员爽快地答应:“好,快去快回。”“大解放”就在新华书店不远处停了下来,我便迅速跳下车,直奔新华书店而去。那时新华书店里的书没有这么多,分类很清楚,我挑了几本高考复习资料和文学书籍就急匆匆地返回来了,这是我当兵后第一次去新华书店,也便打开了我通往书店的路。
广告衫
刚下连队不长时间,我就当了连队文书兼文化教员,外出就自由一些了,加之与司务长、给养员都属勤杂排,彼此间都很熟络了,借连里人员到许昌买菜之机外出就更方便了。我外出没有别的目的,就是逛书店,买书。因我当时正在加紧复习文化知识,准备来年考军校,每个阶段要变换着购买复习资料。我还爱好新闻、文学等,想经常买点这方面书籍看看,多掌握点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。于是乎,我隔个十天八日的就想到书店里去转一转,买一买喜欢的书籍,浏览一下其它书籍。那时曾有战友说买不起书,而我觉得,津贴虽说不到十元,可我不抽烟、不喝酒,光买书籍和日常用品足够了,况且那时候的书籍都很便宜,有的只有几角钱,我现在仍珍藏着当年买的书籍,找出来一看,一本《创作谈》仅有三角九分钱,一本《歌德抒情诗选》仅有五角六分钱,一本《作家经验谈》也仅有六角六分钱。所以,当时单讲买书还是买得起的。
广告衫
记得当时许昌新华书店就在八一路的一个路口旁边,很方便,时间久了,连队的买菜车到了这里就把我放下,返回营房的时候就把我接回去,这样,我就有了充足的时间逛书店,可真是大饱了眼福,阅览着一本本自己喜欢的书。当时,许昌新华书店里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女的,遇到态度好一点的,就能多看会儿书,遇到态度差的时,就提着心、吊着胆,还得赶快看,看着好了就得赶紧买,如果你看得久了不买,女服务员就会不耐烦地催促道:“不要看了啊,看好了就买。”“你要不要这本?”经女服务员这么催促着,就感到不好意思了,有时感到手里的书前半部不错的,而不知后半部分怎样,也会不情愿地退回去,有些好书就会失之交臂。哪像现在这样放开看,即使不买书,也能在书店里转悠着看个遍。
广告衫